芬尼尼仔logo

电话 4009-4009-00

菜单
首页 / 新闻 / 行业趋势 /空气能取暖什么原理

空气能取暖什么原理

作者: 芬尼科技  

时间: 2025-05-06 14:02:41  

来源: 芬尼科技

标签: 空气能热泵

空气能热泵的取暖原理基于热力学逆卡诺循环,通过从空气中吸收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用于供暖。其核心是通过制冷剂的相变循环实现热量转移,而非直接消耗燃料或电能产热,因此能效极高(通常COP>3,即消耗1份电能可输出3份热能)。以下是具体原理分步解析:



一、核心原理:热泵循环四步曲

1.蒸发(吸热)

低温吸热:室外机中的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在低压下蒸发为气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即使-30℃的空气中仍有热能)。

关键设备: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控制制冷剂压力与流量)。


2.压缩(升温)

电能驱动压缩机: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温度可升至80~100℃(能量来源于电能,但电能仅用于“搬运”热量,而非直接产热)。

技术突破:喷气增焓技术(如芬尼、美的的专利)提升低温下的制热效率。


空气能热泵


3.冷凝(放热)

热量释放:高温制冷剂进入室内冷凝器,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水或空气,用于地暖、风机盘管等末端供暖系统,制冷剂在此过程中冷凝为液态。

应用场景:可同时满足采暖、热水需求(如海尔热泵两联供系统)。


4.节流(降压)

膨胀阀降压: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降压后回到低温低压状态,重新进入蒸发器开始下一循环。



二、核心优势:为何比传统取暖更高效?

1.能效比(COP)>300%

传统电暖器:COP=1(1度电→1度热能)。

空气能热泵:COP=3~4(1度电→3~4度热能),节能75%以上。


2.低温适应性

超低温技术:通过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等技术,实现-35℃稳定运行(如科龙龙焰系列COP>2.5)。

对比燃气锅炉:无燃烧碳排放,无燃气泄漏风险,运行成本仅为燃气的1/3~1/2。



三、系统组成与运行模式

1.关键组件

压缩机(核心动力源,决定能效和低温性能);

蒸发器与冷凝器(热交换核心);

电子膨胀阀(精准调节制冷剂流量);

控制系统(智能调节温度与运行模式)。


2.空气能供暖模式

空气-水热泵:加热水循环至地暖或暖气片(北方主流方案)。

空气-空气热泵:直接加热空气,通过风机吹出热风(类似空调,适用于南方)。



四、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案例

农村“煤改电”项目:以河北某村庄为例,改用空气能热泵后,每户冬季取暖成本由燃煤的3000元降至800元,碳排放减少90%。

北欧应用:挪威部分极寒地区采用超低温热泵替代燃油锅炉,COP仍能保持2.0以上,综合能效提升50%。



五、常见疑问解答

Q:空气能热泵在低温下是否失效?

A:传统热泵在-5℃以下效率下降,但新一代超低温机型通过技术升级(如补气增焓)已突破-35℃运行限制。


Q:是否需要频繁除霜?

A:智能除霜技术可根据湿度、温度自动调节,冬季除霜能耗占比<5%,不影响整体能效。



总结

空气能热泵取暖的本质是“热量搬运工”,通过逆卡诺循环将环境中的免费热能“泵”入室内,其高效节能特性使其成为替代燃煤、燃气供暖的最优解。结合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2025年其应用将进一步覆盖家庭、工业、农业等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