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企业来说,因为原料选择、地理位置、产品特征等等方面的差异,对应的技术路线选择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不同的技术路线也有其适用的范围。技术本身也是永远在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可行技术的名单之所以“可上可下”,是基于这样一种设计——待到许可证运行3到5年的周期之后,可行技术就需要以事实来盘点和调整。被验证具备达标能力的新的技术就能“上”,被列入可行技术的名单之中;而名单之中的被实际运行数据证伪的技术路线,也能“下”,不仅会被剔除掉,还不排除发现它存在恶意造假“入围”的可能性,从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根据国际经验和当前排污许可制改革的设计,许可证“全过程”和“一证式”的管理,将有效促使行业排放信息和与之对应的技术参数信息环环相扣地趋于完整,并在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和定期报告制度的支撑下,实现“归真”和大数据集成。这不仅有利于环保管理摆脱“猫捉老鼠”的旧模式,以可审计的证据链来提高环境监管的效率,更是有利于验证和发现可行的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通过统计这些技术路线的适用范围、达标水平,让“”的一批技术以“用数据说话”的方式呈现,指导全行业的清洁化升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环保部不仅正在搭建足以支撑动态的行业排污信息的大数据的平台,也在研究开发从大数据中“抓取”技术并进行高效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的手段。
一个技术是否“可行”,不仅仅是用科学理论和实验室数据来论证,更关键的是它是否具有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被企业执行到位,监管部门是否能有效监控。在目前缺乏完整的行业数据做支撑的情况下,可行技术的制定工作难以尽善尽美。即便是管理基础相对完善的火电行业,也有一些尚且存在争议的技术路线。比如说,废水的“零排放”等,在轮许可证的发证工作中已经成为了不少业内人士讨论的话题。在《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废水零排放技术”是作为第六章的一个小标题出现,然而,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了意见,指出根据该协会的调研,虽然废水零排放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但投资运行成本过高,环境经济效益差,运行上难度很大(包括浓盐水中取出的盐处理的难度大),所以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不宜在技术指南中提倡火电厂的废水零排放技术,并建议弱化这一章节。中电联的建议得到了编制单位的采纳,后正式发布的《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中,对应位置的小标题改为了“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不过即便如此,这一类技术路线的经济性、技术性、适应性究竟怎样,都还需要在许可证的实施阶段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反馈,无论是可行技术体系,还是排污许可证的制度,乃至固定污染源的环境管理本身,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调整、修改和完善。
芬尼克兹是高端空气能热泵,在全球专业高端空气能热泵领域,我们是务实创新的开拓者。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空气能热泵、空气源热泵、空气能热水器、空气能采暖等系列产品,涵盖家用、商用、工农业用等领域,远销美国、德国、法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保持热泵行业出口前列,优质样板全球遍地开花。
4009-4009-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天元路3号芬尼创意园